学身边楷模 做“四有”好老师——我校教师代表聆听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王静康院士报告会 发布日期:2017-10-17
“作为王静康院士门下出站十年的博士后,在工作中取得的一点点成绩,都离不开她对我的教导。过去先生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和今天报告的内容合而为一,深切感受到先生对年轻教师的厚爱和殷切期望。再一次体会到先生的人生如此丰满,她对国家、科研和学生的爱如此深沉。今后在工作中将牢记先生教诲,继续以先生为榜样,努力攀登学术高峰,做科大好老师。”我校化工与材料学院副教授王彦飞听完现场报告后激动地说。 日前,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与天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友好沟通,天津大学与我校分享其校师资创新与职业发展培训课程。作为其中的培训课程之一,9月20日上午,“情怀家园,平凡人生”暨2017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王静康院士报告会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举行,我校组织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、化工与材料学院等学院教师代表一行十余人赴现场聆听。 年近八旬的王静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天津大学教授、国家结晶科学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。她所从事的工作是“结晶”,也就是把物质中的原子、离子或者分子去除杂质,使其变为纯净的晶体。“学好科技,报效国家。”是王静康院士的一生追求。“能把自己一生的研究与教学,同国家的建设与人民的需要相结合,是人生最大的光荣。”从“七五”开始,王静康成为科研带头人,不仅带领团队一次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,而且始终保持“产业化一次试车成功”的奇迹。一系列杰出的科研成果让中国工业结晶技术跻身世界前列,一次次改写世界结晶产业格局,她也因此获得“中国工业结晶之母”的美誉。王静康说,她是工科高校的老师,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她的责任;她鼓励学生广泛阅读,打开思路,她的考卷从来没有唯一答案。每天工作15个小时,每学期给学生授课30个学时以上。科研与教学工作对她而言是一种快乐,是精神的寄托,而且乐此不疲。这是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的工作强度。时间赛跑,争分夺秒“为国家干实事”,这是王静康多年的坚持。 我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教授杨新莹听完现场报告,她深受感动地说:“聆听王静康院士娓娓道来她的科研生涯与心路历程,感动于她的伟大科研成就却自称“平凡人生”,站在学术的巅峰却情系国家命运。一个现代版“钱学森”跃然于我的脑海中。” |